本演出的直接起點是Center x Center 成員莊郁芳因個人研究關係,取得了一箱卓明曾經的工作資料而開啟「卓明紀錄劇場計畫」。本計畫探討台灣對於劇場檔案想像的可能方式,試著超越歷史曝現與資料展示的單一用途。同時也提出疑問:取得檔案後,接下來呢?
關於本劇
「卓明紀錄劇場計畫」的起點,來自微顯表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莊郁芳,因個人研究而偶然取得的一箱劇場工作者卓明的工作資料。
這個計畫不僅止於檔案的單純展示或歷史再現,更積極提問:「取得檔案後,接下來呢?」
《Chapter 1:另一種選擇》臺南場,便是對此提問的實踐與探索,它旨在提供檔案閱聽形式的「另一種選擇」。
活化檔案使其持續運作與記錄,並深刻呼應卓明所推動的「演員劇場」理念,同時也回應他遠離地緣中心的生命情境。
我們提供觀眾「五種選擇」,以此打破傳統觀演關係,將主動權與能動性返還給觀眾。這五種方案涵蓋了從主動創作到靜默觀察的多元可能性,觀眾可以自由選擇並決定各劇場事件發生的時間:你可以是探索者(想認識卓明)、貢獻者(有卓明資料想提供)、表演者(有獨角戲想試演)、觀察者(想看別人試演他的獨角戲),甚至是純粹的在場者(只想找個角落待著,此舉亦呼應卓明遠離台北的情境)。
這樣的設計尊重每位觀眾的個體差異,鼓勵他們根據自身意願與舒適度參與。此外,場域內的燈光、音樂、影像及場面調度等劇場元素,將會根據單一或多位觀眾的選擇而產生高度有機的變化,使每場演出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即興創作。演出中還將加入「歷史撰寫者的朗讀」元素,曾提及卓明的書寫者將親自朗讀其文章,透過隱藏音源放送,將書面資料轉化為聲音形式,揭示時空改變與書寫轉為朗讀對書寫者的影響,呈現檔案資料的多重面向。
選擇「紀錄劇場」與「另一種選擇」作為創作動力,是為了致敬卓明的實驗精神,例如他對《貓的天堂》和《九歌》的創新,以及他將《貓的天堂》重演版以「紀錄劇場」形式進行的選擇。同時,也期望能填補資料的空白,藉由紀錄劇場形式,以有限資料為引子,迎來觀眾的集體記憶與現時增生的歷史,共同書寫卓明的劇場軌跡及其理念的實踐行動。
你是否曾想過,觀看一齣劇場演出,也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?
🔅本演出台北場獲第24屆台新藝術獎提名
提名人 謝鎮逸:持續增生的檔案、記錄行動及其複合式紀錄性:Center x Center「卓明紀錄劇場計畫」《Chapter 1:另一種選擇》
「來自民間發動的檔案徵集和調研行動,「Center x Center」的「卓明紀錄劇場計畫」,第一階段的《Chapter 1:另一種選擇》,不僅提供了檔案演示端或閱讀端的「另一種選擇」,亦示範了「紀錄劇場」外於現行操作形式的「另一種選擇」。並且,撇除長期訴諸類民主的紀錄劇場,該計畫貼合卓明自身長期被劇場史排除、從地緣中心逃逸的生命情境,亦一如卓明其人,在另一片荒蕪中重建一種群眾培力的表演體系、自我完成的敘事。」
本演出聲音檔案提供:王墨林 、吳思鋒 、楊美英。
場次與購票
場地類型:室內場地,無固定座位,觀眾自由遊走。
演出場地:三和總合空間(臺南市中西區康樂街181號,三和總合醫院舊址)
演出日期: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9日
演出長度:每場11小時(惟10/19場次為六小時)
注意事項
這是一個似展非展的非典型「演出」。
建議以不預設的心前來。